编者按:《TOP软装饰界》一直备受业内关注,《观点》栏目是本杂志的重要栏目之一,此栏目均是邀约业内知名设计师采访,或聊聊他们独特的设计视角,或聊聊他们的设计生活,受到业内人士的喜爱。本期采访的是SCD(香港)郑树芬设计事务所的陈设艺术总监杜恒。
设计从它诞生的那天起就是一项综合性的活动,可以说它是一门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学科,会受到社会形态、文化观念以及经济发展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。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迈进,全球一体化时代的到来,让“加法型”设计长久占据着许多设计师的思维模式,将尽可能多的元素运用到有限的空间中,力图带来视觉上最大的满足感。可事实上,现在许多的国外设计师都在做减法,减掉那些过于繁复的装饰带来的琐碎和疲惫感,当然,“减法设计”并不等于“极简设计”,而是在提炼经典元素的同时,融入现代的创意理念和表现手法。

在设计中适当的做一些减法,并不是把什么都减掉,特质和创意是设计人的生命,在室内设计中,无论是从风格、色彩还是文化符号等诸多方面都可以发挥自己的创造,通过设计师独特的设计表现形式,形成与众不同的设计语言和标签,在满足客人需要的同时,更倡导自己独特的审美、实际理念与文化内涵。
设计并没有固定的模式,我认为设计的最终目的就是给人们呈现出一个安全、舒适、健康的居住环境,在中国这个固定的地域内,在倡导国际化趋势的同时,结合相对应的区域审美元素,使其恰到好处的融合在一起,就能达到与众不同的效果。
在我看来,每一个空间都是有其特定的气质,在设计中并没有难易之分,设计的美好源于心灵,只要用心,最终的作品就会呈现出自己的特色,达到理想中的效果。更何况,设计是一门商业艺术,好的设计作品是可以创造价值的,这种价值,不仅仅在于美的本身,更重要的是会对项目本身和开发有无形的提升作用,对于消费者来说是创造值得消费的空间环境。我所设计的作品都讲究“平衡”二字,比如“软、硬、暖”的相互结合,传达的就是一种舒服的、温暖的、特别的、值得细细品位的、值得留恋的室内空间氛围。
在目前的中国,很多消费者存在着这样一个误区,认为设计公司越大越好,其实不然,设计不是体力活,并不是人越多越好,恰恰相反,设计是一份细致活,它更多凭借的是设计师对项目定位需求度的认识和把控,倾注更多的时间和热情,借助专业与审美,除了思考大的空间效果,更需要关联到其他部分细节的思考与实施,用心做精,做细是设计的不可忽略的过程。同时仅仅停留在形式上的设计很容易过时,因此在设计中注入一定的精神内涵与文化底蕴就显得尤其重要,可以说,科技、艺术、健康是永不落幕的设计主题,同时以人为本,减掉繁复的空间划分与单调元素的盲目堆砌,将国际流行元素巧妙的注入设计空间中,在多元化的时代下,适当做减法,给我们居住的空间更多可能,在繁华与快节奏的生活中,让家变得整洁、舒适和放松。 |